
龙江带电作业第一人龙江最美国网人李占奎
凭借精湛的业务
你在电流交织中出生入死
发挥过人的智慧
你在创新的路上奋勇前行
无论你是电网技师还是发明家
无论你是专业作家还是竞赛者
你都是人们心中最亮的那盏明灯
照亮前方那未知的路
尊敬的各位领导,同事们:
大家好!
我就是想做一盏灯的李占奎,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,能够搭上新时代发展的高速列车,深感荣幸。今天,站在这个全省的舞台上,我想和大家分享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国网人,公司培养并赋予我的四个“身份”,也正是这四个身份,让我和我的团队始终向深处学、向难处行、孜孜不倦、勇往直前……
日常工作中,我是一名带电作业技师。在外人看来,就像在刀尖上跳舞,每一次都是出生入死的考验,每一刻都是惊心动魄的回忆,但对于我而言,这就是我的工作和使命,更是自我挑战的舞台。
电力领域是身体和意志力的双重考验。带电作业更是辛苦中的辛苦。搬运几十斤的设备尚有同事搭手,但四季穿着十斤重的绝缘服和绝缘手套进行作业,一闷就是两三个小时,各种滋味只有真正体会过的人才能够知道。夏天赶上大抢修,不但是体力、耐力、意志力的较量 ,更是眼力、知识、经验的考验。有时抢修完,感觉整个人都要虚脱了,衣服湿透了粘在身上,被热风一吹,有种走出汗蒸房的舒爽。头发像水洗一样,顺着脸颊淌汗,就连手套里都能倒出汗水来。而冬天,绝缘服一冻就成了一副冰凉的盔甲,不但增加了作业难度,更消耗作业人员的大量体力,抢修时间成倍增加,那种辛苦真是每次都要有足够的勇气。每次抢修完,看到亮起的灯光,看到车流缓缓通过,看到人们一张张笑脸,我感到无比欣慰,辛苦和疲惫一扫而光,心里说不出的敞亮。
为了让带电作业更安全、更便捷,我把自己逼成了发明家。随着社会对带电作业的需求越来越高,我将更多经历放在了科技创新、发明和培训中。省公司设备部为响应优化营商环境服务,授权我设计的绝缘杆带电接引线线夹和线夹装置。正常绝缘杆带电接引线作业需要2–3根绝缘杆才能完成,我设计后一根绝缘杆就完成了带电接引线作业,大大地提高了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,方便了作业人员的施工。(照片省公司设备部)
这十几年,我经常把工作中发现的隐患和难题,当成自己攻坚克难的方向,做出经济实用的“小发明”。我研发的初衷,就是想让从事高危带电作业的兄弟们,在工作中远离危险,方便作业,确保安全。
研制工器具的道路是漫长且枯燥的。有时对着那小小的工器具几天都没什么思路和进展,就得一直翻找相关材料。从天亮到天黑再到天亮,昼夜交替,为了研发不知今夕何夕是常有的事。一项工器具研发过程最长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。常常是研究了很久,才发现此路不通,急得咬咬牙跺跺脚再寻找方向,想不出设计方案时,感觉自己大脑嗡嗡的,像电脑运算的声音。我研制的工器具基本都是自己动手制作,经年累月中,手划伤划破是常事。几年下来,我和团队成员一共发明了10多项工器具,其中5项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。
为了鼓励我的创造,2014年,公司党委批准成立了李占奎劳模创新工作室。有了十几位年富力强、技术精湛的兄弟们和我并肩作战,我的研发之路充满了力量。
训练决定习惯,习惯决定性格,性格决定命运。在国网公司的各项技能竞赛比拼中,我成为了一个竞赛狂人,也看到了自己的无限可能,对带电作业这个领域越来越痴迷。我曾两次代表省公司参加国家公司举办的配网带电作业竞赛。2011年,作为队员在参加国网公司首届配网带电作业竞赛,取得个人项目第一名。2016年,我由队员变成了导师,成为总教练,带队参加了国网公司配网带电作业竞赛,获得团体三等奖,个人项目第五名的成绩。取得省公司检修专业竞赛历史性的突破。通过这样的集训和比赛,为技术薄弱的地市公司培养了很多技术骨干,推动了全省的带电作业安全和发展。
我高中毕业,学历不高,阅历不深,对于大家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难点、痛点,夜深人静的时候,让大脑回到实际作业现场,把工作中的经验和思考记录下来,编写通俗易懂的语句。白天无论工作到多晚多累,晚上都坚持写作,这已经成为我多年的生活习惯。
近5年来,参与编写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、电力行业标准》和《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企业标准》10余项标准。我主编、参编了7本电力著作,主编的书整整写了九个月,每天晚上都要写5个小时左右;在国家级、省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6篇,我希望,这些作品能为配网带电作业人员提供有力依据,为带电作业的同行们再上一道保险。
带电技师、发明家、竞赛者、作家,这四个头衔和标签都紧紧围绕着我的本职工作,让我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守望着使命,以忘我的精神践行着国网人的职责。
今天,站在这个舞台上,其实是单位的一个特批,因为我已经在6月17日开始封闭训练,备战省公司竞赛。每当这个时候,我的心情都是兴奋中掺杂着愧疚。因为我是父母的儿子,也是妻子的丈夫,更是六岁女儿的爸爸。繁忙的工作和事务让我总是披星戴月、早出晚归,有时回到家,女儿已经睡着了,早上出门,她还没醒,我只能亲亲熟睡的女儿,可她根本不知道我回来过。每当出差前,女儿都会紧紧的抱住我,哭着说:“爸爸,你能不能不出差呀,能不能陪陪我呀”。这是我最不愿面对的时刻。出差后,女儿和我视频,总是微笑着开始,哭着结束。但是,企业需要我的时候,我只能义无反顾,一往无前。
16年来,带电作业已经深深融入了我的血液。让我从一名普通一线员工逐渐成长起来。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大平台下,在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下,我将继续不忘初心,志存高远,攻坚克难,在匠心追梦的征途上,努力践行“不停电作业就是最好的优质服务”。
我是李占奎,我的梦想是:做一盏灯,点亮城市乡村,万家灯火。
谢谢大家!